威斯尼斯ww2299棋牌官网中医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读本

发布时间:2024-01-25 13:46:00本文来源: 宣传科


随着中医医院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医医院员工的医药文化知识已由单一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结构,向以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为主、多元文化共生的知识结构转变。文化导向往往是生活和行动的指南针,作为中医医院,则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手段“是中”抑或“是西”的思维方式。为此我院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借鉴其他中医医院的做法,结合医院实际,编写了这本《中医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读本》,希望成为我院员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一个小窗口。该《读本》分为“中国传统文化部分”“中医药文化部分”“医院文化建设部分”“中医药常识”个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学得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在医疗活动中的体现,也是各医院诊疗特色、人文特点、环境个性、行为规范的具体实践。三者一脉相承,在编撰手法上一问一答,依次递进,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医文化链,便于大家学习理解。中医药常识,主要收集一些与中医药有关的知识、典故、轶文、趣事,以期在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时对上述三个部份起到辅佐之用。

中国传统文化部分

1、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其中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也最有概括性。这就是:一是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二是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三是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中庸中和思想。四是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这四个思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渗透至各个文化领域、各种文化表现之中,并起着指导作用。

  尽管这四个思想最有代表性,但它的核心完全可以用一个字来代替——和谐。阴阳以平衡求得和谐;五行以生克乘侮求得和谐;天人以“生气通天”求得和谐;社会以中庸求得和谐;修身以克己求得和谐。可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四个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全方位的概括作用,但最终的目的是求得各种事物的和谐。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就是“和谐”。

2、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价值观及生活习俗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官府、宫廷文化、帝王学。

  (2)诸子百家

A.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

B.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

C.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

D.法家(韩飞《韩非子》、李斯;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

E.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F.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G.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H.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I.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

J.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K.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霞亨、李时珍、张景岳)。

  (3)琴棋书画

  笛子、二胡、古筝、箫、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礁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板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

  (4)传统文学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5)传统节日

  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以下是主要15个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6)中华诗词

  昆曲、湘剧、京剧、豫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京戏脸谱。

  (7)中国建筑

  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故宫等等。

  (8)汉字汉语

  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等。

  (9)传统中医

  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

  (10)宗教哲学

  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算命、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

  (11)民间工艺

  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祥(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巴纹、回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12)中华武术

  太极拳、咏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眉、崆峒、昆仑、点仓、华山、青城、嵩山。

  (13)地域文化

  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天涯海角、中原、巴陵文化……。

  (14)民风民俗

  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饺子。

  (15)衣冠服饰

  汉服(汉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旗袍(满族)、中山装、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木屐、绣花鞋、翘头履。唐装(汉族盘领袍)、维服(维吾尔族)、伪唐装(满族马褂)、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丝绸。

  (16)花鸟虫鱼

  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蟋蟀、鲤鱼等。

  (17)动物植物

  龙、凤、狼、麒麟、虎、豹、龟…;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

  (18)古玩器物

  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壶、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葫芦糖、铜镜、大花轿、水烟袋、芭蕉扇、头花扇、裹脚布。

  (19)饮食厨艺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茶道;吃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饺子、年夜饭、团圆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池、熊掌…。

  (20)传说神话

  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21)神妖鬼怪

  神仙、妖怪、鬼怪、幽灵、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22)传统音乐

  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于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数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乐器、曲艺音乐(说唱)、戏曲音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有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

  杜亚雄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由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斯兰音乐、萨满教及其他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喜迎及巡礼乐、宴乐。

  (23)中国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句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3、国学中的“经史子集”是什么意思?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分经、史子、集四部,认为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东晋李充正是确定甲乙丙丁即经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经史子集之名。唐初编成《随书•经籍志》,这是正式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四部分类法中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它分经史子集4部,下分40细类,经史子集各部书籍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一卷,释藏七千零八卷,书画图书等约二百余种。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目。乾隆时曾由政府编篡四库全书。按照经史子集分类编辑。据文津阁藏书,四库全书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其中:

  经:包括政教、纲常理论、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礼记》、《周礼》、《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专门研究经类的学问,成为经学。

  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地理和典章制度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纪、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包括诸子百家及时代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著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包括历代作家个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编篡四库全书时曾销毁了许多对清朝不利的书籍,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除了焚毁书籍,还系统地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昌泰朝的官方文书。

4、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四经五书六艺”是哪些?

  四经五书是“四经”和“五书”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本书也被称为“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而六艺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

  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锻炼体格,品格修养)

  御:驾驭马车技术

  书:书法(即今文学)

  数:算法(即今数学)

5、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医学产生哪些影响?

  (1)阴阳思想

  阴阳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中医学把阴阳思想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把钥匙。如“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

  (2)五行思想

  五行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五行范畴与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旨在说明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属医学科学中的哲学概念,与纯粹哲学概念不同。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对五行概念赋予了阴阳含义,认为木、火、土、金、水乃至各种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通过在天之风、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来。中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五类事物及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

  (3)五行与阴阳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气有阴阳,一气分五行,故五行也含阴阳。五行的运动也必受阴阳的制约。阴变阳合而生五行。五行中木火属阳,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中每一行又各具阴阳。

  阴阳五行思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它们是一正一反相互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同时,对立双方又各向对方转化。这显然是朴素的辩证法,但朴素的东西未必没有深度和特色。

  阴阳思想有个模式,就是《太极图》。它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非常简洁明白。阴阳对立统一的模式有丰富深刻的含义:

  首先,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其次,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消长交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中有一条S形曲线,把一个圆形分成两条鱼形,非常生动的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自然现象中的“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冬至一生阳,夏至一生阴”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辩证的运动变化。还有,《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眼”,白“鱼”有个“黒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强弱盛衰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所以人类居安应该思危,绝处可以逢生。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分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欲,任性妄为。

  再次,事物内部虽然都包含着对立因素的统一,但对立不一定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华民族在汉代就已经认识到阴阳之间可以有四种关系,即“阴阳磨”“阴阳争”“阴阳和”“阴阳合”。之所以会有多种关系,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阴阳对立有种种不同的性质,其相互作用当然会有差别。例如,大家都知道“夫为阳,妻为阴”,夫妻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他们之间当然有可能发生摩擦、争吵、打架乃至离婚;但大多数夫妻关系不至于发展到你死我活,势不两立;多数是“少年夫妻老来伴”,天长地久相依为命。第二,对立统一还要看运动变化的各个阶段,其相互作用的主导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买一辆新汽车要经过“磨合”阶段,在这个阶段,部件之间是以“磨”为主的;等到磨合完成正是启用了,部件之间虽然仍有“磨”,但却是以“合”为主了。正因如此,这辆汽车可以行使30万公里以上。假如这辆汽车的部件之间从头到尾都以“磨”为主,那么这辆汽车连3万公里都走不了,根本就是个不合格产品。所以,要注意区分对立统一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其相互作用究竟以何者为主;不要一说到对立统一就理解我一斗到底。第三,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往往取决于当事人采用什么方法来处理事情。例如“人民内部矛盾”,理解并不具有对抗性;但有的因为处理不当却导致严重的对抗。相反,有的对抗性矛盾却因处理得当而不一定成为你死我活的斗争。阴阳思想的这些含义给人以警示与启迪,使中华民族从群体到个体都深受教益,有助于长达五千年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它的传播与弘扬,显然也能对全人类起到有益的作用。

  五行思想指世界统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及其运动。

阴阳和五行两个思想,在战国时代才合为一个哲学体系,是朴素的辩证法。同时,五行思想强调五种物质运动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生与克的作用。生是指生产、促进、助长、发扬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就是一个星形。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更发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为纯金、精钢。这都说明克可能导致更高境界的生。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诠释,人们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的严厉,而其运动变化又是多么的生动。

6、“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医学有哪些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所谓“天”,一种观点包含着以下内容:

  (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

  (2)天是赋予人以凶吉福祸的存在;

  (3)天是人们敬畏、侍奉的对象;

  (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外);

  (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相通的,故一切人事皆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

  中医学根据朴素的唯物主义“天人一气”的“天人合一”说,用医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材料,论证并丰富了天人合一说,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素问•咳论》),把人的需要和对人的研究放在天文关系理论的中心地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学整体观思想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季节气候与人体:“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宝命全形论》)。一年四时气候呈现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节律性变化,因而人体也就相应地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如“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级和暖,是胃平脉”(《四言举要》)。天气炎热,则气血运行加速,腠理开疏,泄大汉;天气寒冷,则气血运行迟缓,腠理固密,汉不出。

  二是昼夜昏晨与人体:天地有五运六气的节律性的周期变化,不但有“年节律”、“月节律”,而且还有“日节律”。如人体的“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虚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在病理上,一般“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为四时》)。

  三是地区方域与人体:中医学非常重视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认为生长有南北,地势有高低,体质有阴阳,奉养有膏梁藜藿之殊,更加天时有寒暖之别,故“一洲之气,生化寿夭不同”(《素问•五常政大论》),受病亦有深浅之异。一般而言,东南土地卑弱,气候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体格多瘦削;西北地处高原,气候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体格多壮实。人们长期生活在特定地理环境之中,逐渐形成了机能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一旦易地而居,环境突然改变个体生理机能难于迅速发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故初期会感到不太适应,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发病。所谓“水土不服”,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四是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生态变迁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社会角色、地位的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动不仅影响人们的心身机能,而且疾病谱的构成也不近相同。“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膏粱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粱自奉者脏腑恒娇,藜藿苟充者脏腑恒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陋巷茅茨者腠理密而外邪难干。故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易于攻邪”(《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太平之世多长寿,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朴素的社会医学思想。

  五是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人的生长壮老已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生理病理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人应通过养生等手段,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此外,还要加强人性修养,培养“中和”之道,建立思想人格,与社会环境相统一。

“天人合一”的突出表现正是“顺应天时”。“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社会诸多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

  一是用于政治机制的设置。《周礼》设置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这“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各朝设置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都有《周礼》“六官”的遗意。另外,各朝的行政措施也有“顺应天时”的特点。如“赏以春夏,行以秋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之类。

  二是用于经济。封建时代主要是农业经济,那时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所有事实处处必须“顺应天时”。中国长期通用阴历(农历),现在已不通用,但“农业”所遵循的“二十四节气”,仍为农业生产者所重视。早在战国时代,孟子说过一段名言:“不违农时,谷不可盛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盛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盛用也”。这是从农业“顺应天时”进而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这在全世界是最早提出来的。孟子的本意只是强调农业生产(也包括渔业和林业)要“顺应天时”,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的确与环境学说有逻辑的联系。

  三是表现于民俗。各种民俗都与“天时”有关系。例如春节庆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季婚嫁(“因春为生发季节”),清明扫墓(“利于植树、除草;也利于上坟的人踏青春游,感受春意”)。在民俗中,历来受到中国人重视的是传统节日活动。这些节日都与“顺应天时”关系密切。例如春节,以旧历而言正值旧年过去,新年到来,所以特重除旧布新之意。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名句,都突出了这层意思。新年到来,对个体和社会群体而言,有可能打开新的局面,带来新的机遇,萌发新的希望,从而满怀信心展望未来。这种与“天时”相应的除旧布新的心态,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而言极为重要。就因为年年都有除旧布新的感觉与心态,所以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五千年之久,却仍然毫无墓气,充满活力,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新的美好前景。除此之外,春节还有凝聚家族、念祖追远、敦亲睦邻、和谐人际关系等作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团结进取,争取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四是用于人体保健。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变化在人体上有反应,所以节令交替要注意保健。过去老年人都重视“两至两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认为这是大节气,对人体有大影响。中医治病用药也要考虑天时节令,力求因时制宜。更加重视的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问题。这种节律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现在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都在很短时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难以立即适应。所以必须用种种方法来调剂,使人不致因环境变化而影响健康。

7、中庸思想对中医学有哪些影响?

  中庸又称“中和”“中道”“用中”“时中”,中庸思想的基本实质是“执两端用中”。对于儒家来说,中庸与其说是一种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不如说是处理各种问题(包括社会伦理)的一种态度与思想方法。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所以,在中庸思想中包含着平衡、和谐以及维持平衡和谐状态的两层意思。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由此认为:生命的状态在于平衡、疾病的本质因于失调、诊断的睿智在于察平、治疗的境界在于调平、养生的密旨在于持平。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中庸是要求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分,“过犹不及”。

实现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有三个前提:一是承认各种事物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

8、“修身克己”思想与中医医德有何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又是《礼记》中的第一篇,而《礼记》则为“五经”之一。《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克己复礼为仁”。认为道德是人的一种高层次需求。孟子有“舍生取义”的高尚品德。在仁爱民生方面,医儒两家达成共识。儒者业医,并非单纯治病救人,而是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寄于医药之中,其宗旨就是推行仁义,并将“仁爱”、“廉洁淳良”“仁爱博爱”视为医家根本品质。中医学注重医生道德水平,视医德为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依此来衡量医者的优劣。所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医德医术紧密相联。“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医者心怀仁爱,才能博施济众,视患者“皆如至亲”。“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辟有专著《大医精诚》系统地论述医德在整个中医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所谓“大医精诚”,即精湛于医术,诚信于医德。

  人生下来便是“万物之灵”,有超过动物的价值。但这种原生的“自我价值”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把任性快意满足种种物质欲望和虚荣心视为“实现自身价值”,那更是一种误解。做人必须自觉地致力于提高自身价值。孔子要求“成仁”,孟子要求“取义”,这是为了实现很高的自身价值,在中国历史上也的确有很多人做到了。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并且把这种信念付诸行动,这才是实现了很高的自身价值。司马迁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其时人活着更有“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区别,这就是自身价值有轻有重的表现,而衡量这种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又决不是以自我感觉为准,而是要得到社会乃至历史的评定。

  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克己并不是叫人一味逆来顺受、忍让避退。要知道一切进德修业的积极行为都免不了要克服自己身上的弱点。例如见义勇为要克服怯懦之心,坚持原则要克服患得患失之心,做学问、创事业要克服怠惰之心,等等。这些都是“克己”的表现。老子说:“自胜者强”。“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这当然是“强”的表现。

9、“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有两种解释:

  一是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见于《汉书•艺文志》。这九个学术流派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二是理解为古代职业的名称,并认为这是泛指旧时下层社会闯荡江湖从事各种行业的人。

“九流”分“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在中国古代,由于同样的文化基础,“三教九流”与中医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0、儒家对中医学有哪些影响?

  自汉武帝依董仲舒之奏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便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经过千百年的强化和浸透,不仅为统治者、知识界和思想文化界所普遍接受,而且也深入到百姓的思想中。儒家思想根植于国人心中,儒家精神塑造着国民性格,成为了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其对中医学发展也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归纳起来可分为四方面:

  (1)重人文,轻自然。这种倾向在中国古代,图书结构中明显地表露出来。据考证,自然知识类图书在中国历代书目中所占比例远较社会知识类图书小(在20%以下),而儒家经典著作在任何一种分类法中无论位序与量都列于首位(超过50%)。

  (2)重人事,远鬼神。在中国,虽然自古以来都存在鬼神迷信观念,然而在取得统治地位的儒学的“重人事,远鬼神”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家积极从人身及人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本身认识人的疾病生死等现象,以人力从自然中寻求治疗疾病和养生延年的方法,而不是将疾病归之于鬼神作祟,靠祈求鬼神来消灾解难,这样就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中医学能一直不断发展而走在古代世界医学的前列,与儒学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分不开的。

  (3)重经典,排新说。尊经崇古是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医学领域同样也表现为对古代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的推崇,习医之士无不以研读医经为首务,无不以注解医药为归宿。以经典作为创造的基础,很难突破过去的牵连,必定会是创造受到限制和扭曲;对古代圣贤的崇拜,只能使旧的框框成为窒息新思想的枷锁,保守从而导致呆滞僵化,导致了医学新思想的产生困难及产生后易受环境的压抑,不能成长,同时也导致人们沿用陈旧的形式来容纳与之并不相称的新内容,限制新内容的发展。这样,医学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从而大大延缓了中医学的发展速度。

  (4)重实际,黜玄想。孔子主张“如有所誉,其有所试”,意为学说要用于实际,以观察其实效。无关不用的空谈不受崇尚。这种现实化作风影响到整个中国文化。在儒家务求实效作风的影响下,医学家们注重临床实用医学的研究,中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临床实用医学的进步,临床经验的积累上,使中医学朝着实用化、临床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医学紧密结合临床,医学直接为当时的医疗实践服务,造福于社会。

11、道家对中医学有哪些影响?

  (1)阴阳理论的萌发。在道家学说中,阴阳理论已破土萌芽,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尽管还是一株稚嫩的小草,却具备了阴阳理论的内涵。如《老子二章》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较,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此即概况为阴阳,也就是阴阳的互根依存性。

  (2)对《内经》的启迪。老子一书的医哲思想,对以后成书的《内经》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写作体例,二者都有不少象的地方。对比举例如:《老子•四十五章》曰:“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空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

  (3)倡导的“天人相应”学说对中医整体观起借览作用。如《老子•二十章》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①清静无为。老子倡导的静神养生观,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少私寡欲”—养生的内涵;“无为处世”—养生的方法。

②以柔为贵、弱者变强。老子对“道”的解释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讲的“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弱,老子恰恰看到弱而无用的东西之大用。例如:“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强”(四十三章);“洼则盈”,“曲则全”(二十二章);“后其身而身先”(七章);“柔弱胜刚强”(七十六章)。

③重人贵生:A.性命双修的思路。“性功”是指精神意识和思想道德的修炼;“命功”是指对身体保健的修炼。全真道的开创者王重阳在《五篇灵文》中指出:“命无性不灵,性无命不立”,将形体的修炼和精神意识合而为一。B.形神兼养的思路。庄子养生,主张养形和养神并重,倡导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庄子•刻意》曰:“吹吁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其作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对防病健身很有价值。C.众术合修的思路。道家在理论上强调“生道合一”,在实践上众术合修,这是对后世道教养生学的一大贡献,并对其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子练玄玄功,称为玄玄上帝。后世道家功法很多,如炼丹、服气、导引、房中、服饵、画符咒语、环境等的。

  (5)丰富中医临床内容。

  《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这里讲宋人有使手不会被冻裂的药物,可用于治疗寒冷季节长时间浸水的冻裂伤。《庄子•杂篇•则阳》:“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以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鲁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蕉苇蒹葭,始萌以扶吾行,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热溲膏是也”。这段话既提到了内外科疾病,又讲到了精神疗法。庄子认为,饮冰可以疗内热,痈疽溃预后多系凶险,还讲到了佝偻、盲、瞽、跛蹇、黑痣、暓病、聋、喘等病名,并对畸形人亦有记载。庄子对疾病的病因病机也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情志为害与阴阳二气失调均可以治病。在道家服食方法的“成仙”之药里还广泛涉及中药学的内容。

12、释家对中医学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中医学是在多学科基础上融贯汇通的独特理论体系,佛学东渐必然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中医学产生深远影响。

  (1)佛学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影响

  《佛说佛医经》阐述了“百一”理论:“人身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起。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土属鼻,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深受佛学影响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代表作《千金要方》中揉和五行及四大学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僵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然愚医不思脉道,反治其病,使脏中五行共相克切,如火炽然,重加其油,不可不慎。凡四气和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种动作,四百四病俱发。又云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须治而愈;一百一病,虽治难愈;一百一病,其死不治。”《佛说佛医经》指出患病的十种原因即十因缘为“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泆,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同时又指出非正常死亡“命未当尽为横尽”的几种原因:“不应饭为饭,不量饭,不习饭,不出生,上热”。这些论述与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基本是一致的。《正法念处经》卷64“身念处品”第七载:“甚有十三脉,若水流注,令身脱悦”有似中医学所说的经络,但所载内容完全不同。

  (2)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

  《大藏经》中制定了治疗法则“八术总摄诸医方”:“一疗被刺针法;二疗破伤法;三疗身疾;四鬼损;五中毒药;六疗孩童;七延年;八养身”。《佛说医喻经》对医者水平作了明确划分:“如世良医,知病识药。有其四种,若具足者,得名医王。何以为四?一者识其某病,应用某药;二者知病所起,随起用药;三者已生诸病,治令病出;四者断除病源,令后不出”。《天竺经眼论》中的金针拔障术是我国有史可考的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最早记载。由印度僧人传授予谢道人,《外台秘要》称“用金蓖决,一针之后豁然开云而见白日”,由于这种手术疗效显著,被医家广泛采用,融入我国眼科学。除了常见的汤药、烟熏、汗、吐、下治法外,佛家尚有香囊、灌肠、鼻腔给药、药浴、服水、咒禁等独特疗法,丰富了中医学的治疗方法。

  (3)对中医药物学和中国习俗的影响

  由于佛家戒律中以“不杀生”为五戒之首戒,所以佛经中用于治疗的药物少有“血肉有情之物”,大多是草类、木类、矿物质类。龙脑、木香、豆蔻、乳香、没药、郁金、诃黎勒、返魂香等数十种药物,原产于印度、西域、东南亚等地,伴随佛学传入我国,成为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佛香的来源广泛,用途有浴香、焚香、涂香,除了在佛家活动中起到环境消毒和醒神怡神的作用外,还用于医疗。

  佛家十分注重日常起居,规定严格的仪轨,其中食后漱口,用杨枝揩牙对中医学影响尤大。虽然僧人是出于宗教的虔诚,用杨枝保持口腔卫生,但由于其确有疗效,被众多医家所重视。《本草纲目•木部》“柳枝祛风、消肿、止痛,其嫩枝削为牙杖,涤齿甚妙”。可“煮酒簌齿痛”或用白杨“煎醋含簌,止牙痛;煎浆水入盐含簌,治口疮”。佛学的传播还直接影响到中国的饮食习俗,其茹素、戒酒、饮茶的斋戒生活,虽然清苦,但的确起到十分有用的延年益寿作用,被中医学所采纳。备受推崇。

  (4)对中外医学交流的影响

  史书上多有精通医学高僧的记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糖高僧鉴真。鉴真自幼出家,潜心学佛,除了“医方明”之学外,还积极参与寺庙与寺庙附属的医疗慈善机构工作,自制丸散膏丹为广大贫苦民众送诊施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六次东渡日本。历次东渡,都带着大量的药材与香料。据《东正传》记载,有“麝香甘积脐,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檀香、零陵香、青木香、黄陆香、都有八百余斤;又有荜拨、黎勒、胡椒、阿魏、石密、蔗糖等百余斤,蜂蜜十斛、甘蔗八十束”。鉴真将中医学传至日本,被誉为医祖,对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对中医辨证论治的影响

  禅宗强调“明心见性”即是强调直观领悟,当散乱不定的心绪宁静专著起来,被压抑的只是大脑皮层一部分兴奋区域,理性逻辑思维暂时中断,潜意识的活动趋向活跃,平时按逻辑思维无法推倒的问题,会以直觉顿悟方式,得到豁然贯通。这是无法用任何文字来加以描绘的,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医学崇尚“天人合一”,用直觉来把握世界,感悟生命。中医学诊治过程是一种直观思辨,强调用心体验。通过直观外推和内向反思,也就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受某些后症的影响,找出疾病的本质,也是一种悟的过程。禅宗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中医学固有的“医者,意也”的直觉体验不谋而合。

  (6)对中医养生思想的影响

  佛家追求涅槃,努力摆脱世俗杂念的束缚、名色的诱惑,认为精神、心理因素可以致病。执着于烦恼恶念,必然生理失调而致病。若心静神正,物我两忘,则身体亦随之健康。者与《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养生宗旨颇为接近。为求得解脱,僧众们普遍采用静坐修禅法,者虽是宗教修炼方式,但客观上起到了良好的健身作用。通过坐禅使思虑集中,神心安宁,以臻虚静状态,产生异于常人的功能,协调和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祛病除邪、强身健体。佛学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各种门派,各门派修禅方法也不相同,这对医学气功的发展影响极大。

13、如何看待兵家与中医学的关系?

  兵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特别是其治则治法学说有着重要影响。《左转•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的地位在古代如此重要,相比较而言,医学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歧视为小道而已。因此,古代人对战争规律的认识和兵法的建立先于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认识和治则的确定,而这种优先发达的或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总是引领着社会其他文化形式的演化与人的认识方式、价值观的选择,起着某种范式的作用。于中医学而言,则影响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兵家思想与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内经》作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无愧于当作整个中医学的范式。有学者认为,《内经》或以战事释医理,兵法解治则,或将脏器作用比之于军政,或径直用军事用语述生理和病历现象。因此《内经》范式又以成书于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为先行范本之一。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脏器作用比之一军政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灵枢•师传》也指出:“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灵枢•玉版》则以战事诠释病理说:“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小针能取之乎?岐伯曰:圣人不能使化者为之,邪不可留也。故两军相当,旗帜相望,白刃陈于中野者,此非一日之谋也。能使其民,令行禁止,士卒无白刃之难者,此非一日之教也,须谀之得也”。

  徐大椿的《用药如用兵论》里则用兵法喻医理,深入浅出。论中说:“是故兵之设也以出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偏性,攻脏腑之偏胜,方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失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制,则所以断敌之耍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办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已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可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14、中医传统文化特色的日常礼貌用语有哪些?

  初次见面---久仰分别重逢---久违

  征求意见---指教求人原谅---包涵

  求人帮忙---劳驾求人方便---借光

  麻烦别人---打扰向人祝贺---恭喜

  求人解答---请问请人指点---赐教

  托人办事---拜托赞人见解---高见

  看望别人---拜访宾客来临---光临

  送客出门---慢走与客道别---再来

  陪伴朋友---奉陪等候客人---恭候

  中途离开---失陪请人勿送---留步

欢迎购买---光顾归还物件---奉还

中医药文化部分

1、何谓中医药文化?

“文化”源于《周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文化的作用是以文化文、教化天下。不同的群体各有其信奉的不同文化,但其基本内核包括内隐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规范,外显的是其特有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创造物。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定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2、什么是中医医院文化和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

  广义地说中医医院文化是中医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现成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标志着中医医院总体发展状况。狭义的是指中医医院在长期的医疗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自觉优化、逐步现成的一种具有文化价值,并存在有机联系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办院宗旨、服务理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品牌形象等。它以自然文化沉淀为基础,主动建设为发展方向的一种亚文化体系,它同个体文化和社会文化形成互动,产生影响,并为中医医院员工和患者共同遵守奉行。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文化中具有中医药文化内涵和特色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内容。是中医医院必须巩固和亟待加强建设的核心文化,也是中医医院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原始动力。

3、什么是中医药文化艺术?

  中医药文化艺术是指具有我国传统真、善、美艺术品格的中医药智慧、知识、技术、文物、器具和以中医药文化为内容的书画、雕刻、诗文、音乐、舞蹈、影视等艺术。

4、何谓中医医院文化环境?

  是指中医医院具有展示中医药文化、中医医院文化、中医药文化艺术的医疗服务场所和空间。体现着中医医院的价值理论、人文内涵、审美意向等。它是中医医院向社会大众传播表达的物态语言和具体形象。

5、什么是中医跨文化?

  跨文化,同一环境下多元文化共生共存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中医学和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西医学,在中国本土上共生共存时所产生的碰撞,就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中医与其他医学交流时,由于各医学之间有文化背景的差异,冲突就很难免,“跨”就是有了影响、统领、凌驾的意思,各种文化的医学之间也就有了“跨”与“被跨”的关系。站在中医学角度来看,这种“跨”与“被跨”的关系就称之为“中医跨文化现象”。

  跨文化现象非常普遍,同质文化下各子文化间可以产生,如中国本土文化里的中医文化,道教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汇。更激励的跨文化现象则常常出现在两种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之间,如中国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与西方文化为根基的西医学之间的碰撞和贯通,比同质的中医文化与道教文化的交流所产生的碰撞要激励得多。

  中医的理论和技术是以中国文化为其源泉和根基,所以研究中医跨文化现象,自然也离不开中国文化这个根本。而研究中医跨文化现象,其实质是想站在中医角度,回答在全球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跨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与西医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跨文化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诸侯国为其自身统治的需要,开始注意到了文化在统治中的作用,各种学派和思想在这时开始迅速萌生,出现了称之为“九流十家”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十家除小说家即为“九流”)。各“流”各“家”在思想形成过程中,相互诘难,相互撞击,形成了早期的跨文化现象。这时的中医还没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称不上“流”、“家”,但同根文化的基因,为中医加入到各“流”各“家”的碰撞和诘难中去提供了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吸收、融合各“流”“家”的思想精华和学术营养,最终形成了源于各“流”各“家”,又异于各“流”各“家”的“医家”。如中医治病主张“用药如用兵”,“因地制宜”就和军事文化,堪舆(地理)文化进行了碰撞和交流,并最终为我所用。不过,毕竟文化基因相同,终究不如与异质(外域)文化碰撞来得凶猛和激励,也很难说清是谁在“跨”谁。

  异质文化大约在汉唐时期开始进入中国,以佛文化为根基的印度医学开始“跨”入中医范畴,与以儒家、道教等土著文化为理论渊薮(比如“天人相应”、“阴阳五行”、“道”、“气”、“理”等)的中医交相影响,比如陶宏景在整理改编葛洪的《肘后方》时就引入了很多印度医学的理论观点,孙思邈在道家里被尊崇为“真人”,可见其道教功底之一般。但在他学术思想中仍“道合古今,学禅数术……,深入不二(不二法则),则今之维摩洁尔”,所著《千金翼方》是最早提到《大藏经》的医著,从“四大”医理、医德,到“万物皆药”的思想均予吸收。而且,据隋唐史书记载,在当时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学书籍就有十几种。中医也在这时开始跨出国门对印度医学施加影响,中医的脉学著作就被译成梵文为印度医学所使用。

  不管是异质文化还是同质文化下的子文化,它们之所以能在中医里站稳脚跟,大约有者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异曲同工的作用指向,能取得病员的普遍认同和支持;佛教信徒在当时的中国已极为普遍,它的“灵魂不死”、“生死轮回”、“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教旨,为中国信徒所追捧,同时,这些教旨与中医“上以疗亲君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行医旨趣不谋而合。二是能够丰富中医的治疗。比如,中医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讲“孝悌”,认为“身体发病,授之父母”,是不能轻易毁伤的,导致了创伤性为主的外科学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外来文化的医学手段能够弥补这些不足,印度的外科、整骨、眼科等手术已有一定的影响就证明了这一点。三是能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仅有现有的文化已经无法说清治病的原理,必须引进本土同质子文化理论和异质文化的医学理论来加以充实。于是军事理论、烹饪理论、堪舆理论等都被引进到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而一些异质文化的医学理论也直接进入到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来,如印度的“阿方明”、阿拉伯的“回回医”等。

  尽管以后有很多异质文化的医学传入到中国,渗透到中医里,但是,中医并没有被外来医学“跨”变为异质医学,相反,到是一些僧侣开始用一些纯正的中医学知识和方法在寺庙广施仁术,普渡众生。而诸如乳香、郁香、仙人掌、荜拨、安息香等外来药物,在中医跨文化的影响下,反而在中药的家族里“安家落户”,成为堂堂正正的中药“成员”。这里面的原因除了本土化的中医学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外,还以中国本土文化极强的包容性,适合异质文化生长的环境不无关系。让人想象不到的是,这种包容性和生长环境却是源于强大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除了包容性,同时还具有排他性和实用性。通常情况下,凡是对中医有利的文化,它就采取同化式的排他——把有用的异质文化(包括同质的子文化)同化成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医不利的文化,就直接采用强硬的驱逐方式予以排除——即使它是同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会在跨文化的代谢过程中被中医文化淡出这个范畴,最明显的事实就是巫术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分道扬镳。

  然而,在近代全球性的“跨”与“被跨”的异质文化较量中,中医差不多遇到了覆没性的打击。特别是西方文化为根基的西医学的崛起,使许多从前中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轻而易举的变成了可能,加之西方列强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考虑,以咄咄逼人之势传播着自己的文化和观念,使西医很快在中国扎下根来,并大有将中医取而代之之势。

  如果在1840年以前,依附在中国文化下母体下的中医,与其它文化母体的医学发生交流、摩擦时还有一定自主权和选择权的话,那么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全球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的跨文化的现实情况下,中医要想象从前那样吃吧中国显然是不可能了。首先,西医凭借自己的学术优势所形成的语境霸权,日益明显地影响、执政、驾凌者中医。可以这样说,现在很多的中医学术已摆脱不了西医学的影子,随便说句中医有关的话题都有西医的境界,比如“中医治疗糖尿病有效”——是中医治病,西医出效果的事实。随便举一个医学概念,都有西医侵占中医的成分,比如“霍乱就是肠道传染病”——这是西医理论置换了中医概念(“霍乱”本来最早出自中医,原概念不仅仅指“肠道传染病”)……。其次,西医借助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技术实力,占据了中医的技术空间,比如中医的脉诊,在现代诊疗技术条件下,许多中医师弃而不用,或者只是形式上的一种摆设。比如,中药的膏、丹、丸、散已几近失传,这当然是西药的针、片等技术占据了中药制剂技术的结果……。西医的这些影响、诱导和制约,已使中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中医也明显感到了空前的失势、无助和危机。

  中医跨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文化冲突。我们以前之所以没有感觉到这种跨文化带来的痛苦和窘迫,相反是一种荣耀和自豪的爽感,是因为我们在以前的跨文化过程中,常常是超越者、执导者、驾凌者,保持住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的霸主地位。而反观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史,我们国门紧闭,“天下之大,唯我华夏”,不知道文化下面还有文化、技术之外还有技术、华夏之外还有我们很多应知而不知道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使西方文化的医学理论“跨越”了中国文化的医学理念,使我们从超越者变成了落伍者,从执导者变成了被执者,从凌驾着变成了被凌者。

  问题在于,我们没有认识到,地球成为村,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时代,跨文化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和不可回避的事实,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它都会对各自的土著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说得直白一点,中医跨文化现象实际是多元文化共生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文化进化的翻版,要么你“跨”,要么你“被跨”。一味的贬损、斥责其它文化,或者自恋式的自大、自尊自己的土著文化,都无法阻挡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竞争、碰撞、执掌和最终的融合,在这种跨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来寻求这种跨思维、跨语境、跨学术的共同点,从而达到一种相互认同的全新融合。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只有参与到这些文化的竞争行列中来,接受各种文化的刺激和挑战,在这种刺激中获得互动,求得新生,求得发展,求得合作,择其各种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这才是保持中医先进性最根本的途径,也应该是中医跨文化所追求的境界。

6、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2)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3)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7、如何理解“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体现,是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根本,主导者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键。

  (2)中医医院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并融合时代特征加以发扬光大,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论上决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发展战略上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价值取向上决定“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如医院精神,医院宗旨,医院理念质量方针等方面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3)要通过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要通过培训、教育,大力倡导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使全院上下形成共识,并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8、如何理解“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行为规范是中医药文化在中医医院的执行方式,是保障中医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手段。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2)中医医院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行为规范主导作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员工手册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服务价值、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3)要通过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在服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巩固以这一为主的发展方向,不断加深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底蕴,不断提高各级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修养,促进医院的整体行为和职工的个体行为,始终坚持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

9、如何理解“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医医院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系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

  (2)中医医院的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要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要通过主题活动、图文实物等多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墙报、展架、展室、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要采取群众看德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以广大群众为对象的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扩大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3)要通过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全方位、规范化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不断优化中医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医院在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保健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10、中医医院为什么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科学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它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药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11、中医药文化分为几个层面?它们之间有何种结构关系?

  中医药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是:

  (1)物质文化是基础;

  (2)行为文化是面貌;

  (3)制度文化是规矩;

  (4)精神文化是意识(核心)。

四者相互联系,由浅层到深层,由基础到核心,共同构成中医药文化的整体系统。

12、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哪些具体内容?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了中医药的本体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13、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仁”?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

  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重生命、爱护生命。“医乃仁术”是医学伦理道德的总原则,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和道德的基本原则。中医文化之“仁”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医术之仁;二是医心智仁。

14、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和”?

“和”它涵盖了核心价值的各个方面,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和”体现了中医和谐价值的取向,表现在人与自然方面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是阴阳平和的健康观,在执业方法上是调和致中的治疗观,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是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伦理观。

  为医者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达到“和”的要求:

  在执业方面,医者要从内而外觉察自己是否以“中”为导向、以“和”为原则,诊断治疗上是否是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辩证求本、病症兼顾的中医学基本思维方式与治疗方法。

  在医患关系上,医者要以和谐为目的,承担起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命。对待患者要语言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

  在同道关系上,要体现礼让谦和的内在修养,一体同道,互资相长,打破门户之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逊礼让、顾全大局。

  在医生身心修养上,要澄神守中,涵养品性。即实现医者身心的和谐。

15、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

“精”体现了中医的道德精髓。

  不仅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具有高超的直觉心悟的能力和取向类比的能力。由于中医学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最有代表性的是取象运数和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所以就对行医者提出了“精”的更高要求。

“精”提示医生,只有专心医道,寻思妙理,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持之以恒,方能临症不惑,救死扶伤。切不可浮躁偏执,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16、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诚”?

“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诚”要求心怀至诚,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疗学、著述科研等方面要求诚笃端方,力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

“诚”是一种重要的伦理学概念和规范。“诚”是一种主观的信念和道德修养的境界,以说真话,对别人、对自己都不掩饰事实真相作为自己的守则。古代并不是谁都可以学医,“必取心地诚谨,术业精能者,庶可奏功”。

“诚”的品格要求医生钻研求真务实、做实事求是,待患真诚,严守医密,一药一术,皆至诚恳,遵法炮制,不省人工,剔除劣伪,选药上乘。严禁抄袭剽窃,篡改伪造。不以虚言诳人,不以危言相恐,不以神方秘术炫世惑众,不曲顺人情以保己名。

17、如何理解中医药的物质文化?

  中医药的物质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有行部分,包括医生服务时用的工具和产品,如针灸术、本草、衡器、药碾等。医生服务时产生环境,如堂招、店幡、诊桌、座椅等。

  中医药文化产生于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后,中医药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也渐次落伍于西医药。

18、如何理解中医药的行为文化?

  中医药的行为文化是指医生在诊疗活动,日常交往中产生的行为活动。如“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虐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得”。都属于行为文化的范畴。

  现代中医医院行为文化包括:医院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19、如何理解中医药的制度文化?

  中医药的制度文化是指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以四大经典为准则,带有政治宗教等级色彩的医疗制度。如四诊八钢、辩证诊治、七方十剂,方剂调剂时的君、臣、佐、使等。

  中医医院大多引进了现代医院的制度文化,所以中医医院的制度文化还包括:医院领导体制、医院组织机构和医院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20、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有哪些具体内容?

  (1)整体调和医学观念:天人合一自然观;阴阳平衡生命观;以和为贵人文观。

  (2)辩证论治思维方式:脏腑经络系统观;四诊八纲方法学;理法方药控制论。

  (3)仁术济世道德导向:仁爱修身品格志向;济世为本致用情怀;德业双修精神风范。

21、概括地说中医药文化行为规范主要有哪几方面?

  行为规范是医院管理之“道”,在中医医院现有的制度规范中,完善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内容,是保障中医药文化在医疗科技、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也是巩固中医医院正确发展方向的有效手段。中医医院工作范围广泛,有医、护、教、管、建等,但其行为大体可分为技术性服务、非技术性服务和管理三大类。其中和中医药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行为规范概括起来主要有:

  (1)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科技规范;

  (2)仁爱济众的中医药服务规范;

  (3)调和致中的中医院管理规范。

22、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环境形象建设的内容是: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

  通过环境形象的建设,达到营造氛围,弘扬历史,传播理念,推崇医德,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目的。

23、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主要作用:熔铸主义思想,凝炼医院精神。促进专业人员热爱中医,使用中医,发展中医;引导社会大众崇尚中医,相信中医,热爱中医。

  其意义在于:

  阐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突出中医特色,坚持正确方向;

  树立学术风尚,振奋敬业精神;

  传承大师医德,体现名医风范;

  提倡人文关怀,强化服务意识;

  普及中医知识,提高大众兴趣;

  宣传医院功能,展示科技成果;

  增强文化自觉,维护医患和谐。

24、传统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何关系?

  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功效,所以唐代即有“茶药”(见代宗大历十四年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写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古代本草书籍所记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仅限于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很多的疾病,所以,茶不但是药,而且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

  中医认为,茶叶上可清头目,中可消时滞,下可利小便,是天然的保健饮品。然而,茶叶的产地和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不一样。产于安徽者曰松萝,主要作用“化食”;产于浙江绍兴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于福建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于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于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可见茶叶入药有很大的学问。

  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茶叶也有寒热温凉性味的差别,因此,四季饮茶也要有所区别。春天,属温,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复苏。人们经过漫长的冬季,“内热积贮”,因此应注意驱寒御邪,扶阳固气,此时宜饮花茶,因为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烛,具有理气、开郁、祛秽、和中的作用,促进机体阳气的发生,并能振奋精神,消除春困。夏天,属热,赤日炎炎,气候闷热,出汗甚多,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因此必须补充大量水分,此时宜喝绿茶,因为绿茶性味苦寒,清鲜爽口,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和消食利导等作用。秋天,属凉,有萧杀之象,空气渐渐干燥,人们感觉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这叫“秋燥”,此时宜喝清茶,色泽绿润,内质馥郁,不寒不热,秋凉饮之,可以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冬天,属寒,天寒地冻,寒气袭人,人的机体处于收引状态,新城代谢迟缓,容易罹患“寒病”,此时宜饮红茶,这种茶,叶红,汤红,醇厚干温,滋养阳气,增热添暖,可以加奶、加糖,芳香不收,还可以去油腻,舒肠胃。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且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25、传统酒文化与与中医药文化有哪些关系?

  中医跟酒的关系特别觅求。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自夏商奴隶社会兴起时,即有了酒的酿造,在《史记》和《内经》中,有许多关于药酒的记述,如“醴”(含醇量较少的酒精或指甜酒)、“醯”(一种淡酒)、“醪”(含醇较高的浓酒)、“酒”(商代用香料及郁金等药酿制成的一种治病香酒)颇似现代医学中所用的酊剂。

  在中华民族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医”字正体写作“醫”,下半部分的“酉”在古汉语中即代表酒,而且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药品之一,中医用酒治病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有过这样的句子:“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以为备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酒这种发酵的制品,就是最早的中药。

  酒问世之前,人们得了病,往往求“巫”以治。由于酒的酿造和饮用,我们的先祖发现这种液体能通血脉、散湿气、温肠胃、御风寒,还能开胃下食、除风下气,乃至止腰膝疼痛,行势药、杀百邪恶毒气,于是酒在医疗上的作用迅速取代了巫术。后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酒才渐次退而成为中药的敷料。

  在中药里,用到酒的方子很多。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载的灸甘草汤,在这个方子里,就要将包括灸甘草在内的九味中药,放在酒精和水里面煎煮,它是主治心动悸、脉结代名方。在《金匮要略》也记载着一个方子,叫栝楼薤白白酒汤,它的组成就是栝楼、薤白、白酒,三味同煮,分温而服,它的作用主要就是扩张血管,抗缺氧,抑制心率不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等等。另外,还有红兰花酒,“将红兰花与白酒同煎至白酒的一半,去渣候服,取服”,能达到行血止痛的效果。

  酒在煎煮之后,醉人的成分就会挥发出去,剩下能够通经活血的物质。酒在煎药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性,因此,煎药的时候,熬好药往里兑酒是一回事,把酒加在药里同熬又是一回事。一般而言,酒在炮制中药的过程中,发挥的是通行药性的作用。酒性是轻的,中药经过酒的炒制之后,能带动药性往上走,比如黄芩,酒炒之后,药性集中在人体的上半部分。相反,如果药用炒盐,药性则集中在下边,在肾经上起作用。要想入肝经,则用醋炒。这是中药炮制过程中,借不同物质,让药性在人体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

  因为酒具有通经络的作用,它能更快地促进血液循环,带着药在身体里运行,所以国人还发明了药酒。药酒里可以兼纳多种中草药,将它们的药性混溶一体,便于人体的吸收,在饮食中达到疗养身体的目的,非常值得推广。药酒的功效在清宫里得到过很大发挥,乾隆皇帝特别注重养生,爱饮保健药酒,也给后世留下很多有用的药酒方子。

  此外,药酒也可外用。有一些药酒药性非常猛烈,不适于口服,通过擦洗患处的方式,可以使药物渗透,起到止痛和通经络的效果。发展到后来,很多外用的药水,都含有酒精的成分,如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六神花露水等等,它们都是借用酒力来行药性,使得起效更快。

  概而言之,在中医药里面,酒从最早的中药汤剂,演变为中药的辅料,不管是在内用和外用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6、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哪些关系?

  祖国传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诸多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来与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民以食为天”是众所公认的常理,“安谷则昌,绝谷则为”,饮食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作用。人们饮食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聪、神旺、健康长寿。围绕着这个目的,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传统饮食养生治病理论。自有烹饪以来,饮食与养生治病就紧密地联系起来,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中国烹饪饮食的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哲学思想、养生治病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儒家的崇尚礼乐,饮食适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五行,四气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食的哲理,对中国的烹饪影响是很深的。故中国有“医食同源”之说。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在几千年的实践碰撞中,有以下几点工资最为密切:

  (1)饮食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2)医食同源,寓医于食;

  (3)“养、助、益、充”既是事物结构,也是补精益气的最佳食疗组合;

  (4)少量多餐,反对暴饮暴食;

  (5)注意五味平和,勿使过偏;

  (6)注意肉类卫生,少食肉;

  (7)饮食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

  (8)饮食时精神要愉快,勿抑郁,勿动怒;

  (9)食后的卫生和保健。

27、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医药文化关系密切?

  (1)武术和伤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着。实际上,武术与中医息息相通,武术中伤科,就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里的阴阳五行、穴位经络、子午流注等等四项,同样贯穿在武术体系中。所以,无论从拳里,到具体动作,甚至名称,都很容易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比如太极拳、八卦拳,其拳里就是从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的。实际上,中国所有武术都讲究变化。我们已不难看到武术所包含的丰富的内容。中国武术号称博大精深,就是中国武术包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思想。

  (2)从医学的发展史上来看,武与伤密不可分。习武受伤,在所难免,疾病的“疾”字,就是象征带有箭伤而卧床之意,因此防治受伤的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在隋唐,在太医署下专门设置了按摩专科,其中按摩医者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掌管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宋代在医学制度上分为九科,疮肿兼折疡科,即外科和伤科并在一起,而金镞开放性损伤另行一科,中医学丛书《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把有关跌打损伤的病与治疗方都汇集在“伤折门”和“金创门”中。元代由于连年征战,产生大量战伤病人,使骨伤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在医学制度上有了进步的调整,正骨科在医学史上第一次成为独立的专科。中医药学在明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在外科领域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而伤骨正骨却依靠技击家之间师徒相传及这些专著的流传而依然迅速发展。民间武术伤科学派,有专著传世的约在明代以后,但在民间传授治伤经验,师徒相传这种形式当早于此时。武术伤科应当说是由技击家、师道从民间师徒相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了明清武术伤科学的流派已颇具特色。

  (3)医学上的内容特别是针灸知识,给给伤科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伤科的崛起,又提高了经络学说在中医里的地位。在历史上,虽然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但除了受到针灸医师和推拿医师重视外,其他科医师不甚重视,而武术界且因点学术与技击的作用,十分重视穴道。所以,重视穴位作用,注意经络理论是武术伤科学术流派特点之一。正因为如此,相应出现了根据穴位采用不同治疗方药。必须指出,武术伤科著作中的穴位名称与目前针灸学上的穴位名称不完全相同。但近代医家的著书立说及介绍临床经验时有逐步向十四经穴位靠拢的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武术中的穴道与针灸上的穴位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差异,武术队穴位的重视首先起源于格斗技击,所以著书立说时考虑的穴位损伤,更接近于现代的解剖位置伤害。

  (4)共同的文化渊源,铸炼出了一批医物兼容的复合型武术奇才。武术伤科学派在辩证施治,应用药物时有两大特点,即既讲辩穴施治又讲辩证施治,应用的方药少而精且十分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除前述少林伤科主要代表及其传人外,还有许多医武兼备之医家,或以师授,或以家传,自成一派,继承和弘扬伤科医疗体系,使少林伤科学派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医院文化建设

、文化主题

风尚国医,守正创新

二、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我院重点实施“五位一体”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如下:

1、 理念文化建设: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发展力量

2、环境文化建设:打造美丽院区,创建舒心环境

3、 制度文化建设:规范职工言行,树立良好形象  

4、 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洁氛围,涵养清风正气

5、 品牌文化建设:实施五名工程,打造四心医院

三、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实施理念文化建设: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发展力量

1、方    针: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2、院    训:厚德修业,仁术为民(不变)

3、职业精神: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4、发展理念:诚信创业、严谨求是、奋进创新、团结奉献

5、价值取向:有患者才有医院,有质量才能生存,有管理才可发展

6、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尽责至善

7、管理理念:严管厚爱,奖优罚劣

8、办院理念:文化铸院、质量立院、特色办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

9、医院精神:团结奋进、担当作为

10、医院宗旨:中西并举,报国佑民

11、战略目标定位:中医为龙头,西医创一流

(二)环境文化建设:打造美丽院区,创建舒心环境

1、空间布局:一体两翼、一院两区

2、诊疗场所:古朴典雅

3、生态环境:花木扶疏

4、人文环境:关怀关爱,家院一体

(三)制度文化建设:规范职工言行,树立良好形象

1、干部职工行为规范

2、医德医风考核管理管理规定

3、考勤管理规定

(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洁氛围,涵养清风正气

廉政文化长廊

(五)品牌文化建设:实施“五名”工程,打造“四心”医院

1、五名工程:育名医、看名病、制名药、立名科、创名院

2、四心医院:老百姓暖心、医疗人才倾心、干部职工舒心、党委政府放心

3、院徽:总体不变,把里面的1961删除。这样美观大气。况且,据查证省市档案馆藏资料,我院建院时间为1959.09.19。

4、院歌:

四、含义说明

(一)办院宗旨

 旨:中西并举,报国佑民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与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京剧并称“四大国粹”,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璀璨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人类发展史上瘟疫、鼠疫、非典、新冠等历次大疫中,中医作出了应有的担当和巨大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社会和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中医药、如何发展中医药,需要对此作出与时俱进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这些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总方向、总遵循。我们威斯尼斯ww2299棋牌官网正是严格按照这个总方向、总遵循奋勇前行。而我们要创建“中医为龙头,西医创一流”的“双一流”医院,就要深入学习领会其精髓要义,坚定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勇担使命、创新实干,才能在面对多重挑战和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结新果,才能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上台阶、提水平,才能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贵州、健康毕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毕节应有的中医担当和中医贡献!

(二)医院发展战略定位

战略目标定位中医为龙头,西医创一流

按照“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定位和“规模适度、做精做强”的总体思路,按照“一院两区”空间布局,坚持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中医在康复、保健等方面特色优势,加强医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通过实施“育名医、看名病、制名药、立名科、创名院”“五名工程”,着力打造让“老百姓暖心、医疗人才倾心、干部职工舒心、党委政府放心”的“四心医院”,努力建设成为“中医为龙头,西医创一流”,即名医聚集、技术精湛医德高尚、服务优质的国内中西医“双一流”品牌

院训

院训释义:

厚德:“厚”即敦厚、笃厚,是高尚之义,“德”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品行。“厚德”一词出自于《周易》中坤卦之象辞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卦辞之意就是说君子应有大地般宽厚、和顺的德行,能容载万物。《河南程氏粹语·论道篇》中说:“德立而百善从之”,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指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强调“德”是立命、处人、治世的关键所在。厚德亦有两个层面寓意,医有医德,行医只有与道德配合,方能大善。我们在院训中引“厚德”二字,旨在强调医疗服务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医院重视对传统美德的弘扬和传承,更重视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倡导以德立身,以德施治,以德治院。

修业:修,乃学习、锻炼、培养之意,修业的过程即是培养才能、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德与业是不能分开的,“德”是自身的修养,而“业”是将修养用于实践;德是精思,业是践履,修业必须立足在高尚道德的基础上。熊十力先生曾说,孔子之学也就是要“精思践履”,前人很早就懂得先德后业的学习过程。作为医务工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是救死扶伤的先决条件,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仁术:“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定义,是我国传统医学从古至今信奉的行医信念, 代表了中国文化对医学的基本看法,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对医学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我们必须认识到,医学不但是“救人性命,活人性命”的技术,还强调医者要有一颗同情病人之心,真诚为病人解除病痛的“仁爱”之心。仁术,不仅蕴涵着传统医德的本质特征和深层智慧,更提供了现代人反思医学发展、追问医学目的、建构医德模式的历史启示。在医学发展到现代医学阶段而呈现出“医学技术主体化”倾向的境况下,这一古老之智慧,更是散发出历久弥新的洞见,也为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美的道德要求和业务技术要求。不忘初心,仁心,就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初心。  

为民:医学的使命是救死扶伤,对象则是老百姓。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将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捍卫医学的圣洁。

“厚德修业、仁术为民”这八个字全面涉及了立己立人的问题,指导全体干部职工立德、修业并坚持不懈的努力,而后服务社会的过程,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层次分明,缺一不可,以德为首,再立志,注重专心向学,矢志于修己长进之道,而后治病救人。只有在具备高尚道德的基础上,精通自己的专业,并不断的学习、及时的充电,解决群众病患疾苦,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院徽

释义:

左边为图案,以八卦为基本创意,以中国传统元素体现中医的本职和内涵——中国传统医学;红十字代表医学的神圣使命——救死扶伤;绿叶代表生命,两片绿叶组成了草书“人”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右边为文字,毕节中医院几个大字由威斯尼斯ww2299mc棋牌在线刘尚义亲笔手书。威斯尼斯ww2299棋牌官网英文logo,代表中医走向世界。

释义

徽标名称:生命与健康

徽标诠释:

1、以太极八卦为基本创意,体现具有中国元素的传统医学——中医;

2、“”突出救死扶伤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

3、绿色代表生命。两片绿叶组成的草书的人字,体现了威斯尼斯ww2299棋牌官网以人为本的爱心理念;

4、“毕节中医院”五字采用威斯尼斯ww2299mc棋牌在线刘尚义教授为我院题写的院名,独具特色和个性。寓意中医和中医文化博大精深;

5、“1959”代表医院建院时间,体现医院悠久的建院历史;

6、徽标主题鲜明、结构简单、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庄重而不失活泼。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可识别性。

7、徽标的寓意: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中医药常识部分

1、为什么称中医为“歧黄之术”?

  黄帝,是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姓姬,号轩辕氏。岐伯,是传说中的古代著名医家,黄帝的臣子。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这本书成为战国时期的医学名著,托名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写成。后世有感于这一医学名著的影响,便将中医学称为“岐黄之道”、“歧黄之术”。

2、为什么古时候把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为“苍生大医”?

  唐代药王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不但对医学有较深的研究,而且博涉经史百家学说,兼通佛典。他医德高尚,堪称医界的楷模。在《千金要方》一书中,他提出了“大医精诚”的思想,并被后世视为行医的标准,他主张:“若有疾厄(灾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深心凄疮,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勿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他身体力行,积德行善,被人们尊为“药王”。后人将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为“苍生大医”。

3、为什么中医把开业行医者称为“悬壶济世”?

  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载:市中有一老翁卖药,悬一壶于市头。用他的药给人治病,每每药到病除,十分有效,引起人们的注意。经过悄悄的观察,人们发现这个神奇的老人每到落市关门后,就会跳入到装药的葫芦中去。于是,人们就把“悬壶”作为的一种代称;一些开业医生也已葫芦为招牌,表示开业应诊之意。根据济世救人的职业特点,人们便将开业行医者称为“悬壶济世”之人。

4、为什么赞誉医德好、医术高的人常用“誉满杏林”来表示?

  三国时的名医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他为人治病有个特点,既不受谢又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五棵,轻症愈者则种一棵。数年后,住处蔚然成林,红杏累累。处方开药需要杏果时,他嘱咐病家不用付钱,只要拿一斗谷子换一斗杏子即可,这样一来,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等到灾年的时候,他再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当地的人们非常感谢他,送给他的匾额上写着“誉满杏林”、“杏林春暖”等话语。这些赞誉之词经久流传,变成了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雅称。

5、为什么人们喜欢用“华佗再世”来称颂医术高的人?

  华佗是后汉著名医家,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施针用药简而有效。行医各地,声名颇著。一次出诊途中,华佗碰到有人家出殡,他看到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象活人的血,凭着医生的本能,他断定病人尚未死亡,决定立即开棺救人。经过抢救,终于救活了棺材里的尚未死亡的休克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后来,华佗这一名字就成了医术高明的代名词。人们在赞扬某位医生医术高明时,常会情不自禁的伸出大拇指说道:“你真是再世华佗啊”。

6、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手到病除”来褒奖医生?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所谓切,就是伸手诊脉。医术高明的医生只要一出手,就能诊明病情,从而消除之。无名氏所写的《碧桃花》中有位太医,在替人诊脉时说:“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你手到病除”。施耐庵在《水浒传》第六十五回也写到:“百药不能得治,后请得健康府安道全,手到病除”。因此,手到病除变成了病人对医生的最高褒奖。

7、为什么颂扬医生救人功绩常用“橘井泉香”来表示?

  现在的一些中药店,仍在明显处悬有“橘井泉香”匾额。据《辞海》“橘井”条释:相传汉代苏仙公得到仙去前,对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一升,檐边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第二年,果然发生疫病,远近皆求治,果然痊愈。后因以“橘井”为良药之典故。《药海拾奇》一书中也记载了苏仙公成仙,其母以井水橘叶疗疫的故事,此后世人便以“橘井泉香”颂救人功绩,医者将之书为匾额以明其志。

8、你知道药店由何而来吗?

  中医史上第一家官办的药店,诞生于宋神宗熙宁9年(公元1076年),是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王安石批准创建的。当时,王安石基于变法派内部分裂,爱子王雨方英年早逝,尤其是自己久病缠身,决定辞职而归隐山林。临别政坛,他命人在首都开封创设一家“太医局熟药所”,也叫“买药所”,可以说,它是现代中药店的前身。

  时至宋代,这种药材的采集、加工、出售和购买,一直以个体贸易行为为主。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各地曾多次发生自燃灾害。他虽然表示“天变不足畏”,但看到那么多病人痛苦的样子,常常深感不安,尤其是当他得知病者缺医少药,有些人趁机制造和贩卖假药时,更是百感交集。这时,有人提建议:应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一方面研制一定规格的剂型成药,如丸、散、膏、丹,由国家专利出售,不许个人或其他部门私自制作;一方面在水旱疫疾之灾时,给百姓发放药剂。王安石听罢大喜,当即采纳了意见,并组织专门人员落实。

“太医局熟药所”成立后,大大方便了病人,也为政府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赞许。所以,王安石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熟药所”的“生意”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到宋徽宗崇宁2年(公元1103年),药所已增加到7所。几年后,5所“熟药所”更名为“医药惠民局”;2所“修和药所”更名为“医药和剂局”。以此同时,类似的药局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在全国各地。

  再后来,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制药和卖药渐渐分离,从而出现了现代意义的药店,专以卖药为业。#p#副标题#e#

9、为什么中医把司药称为“抓药”?

  提取抓药,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采药,无论走到那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药,或进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悬崖绝壁,或穿越河川峡谷。因为采的药材很多,它们的性味功效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杂放在一起。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个围身,在围身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到一个小口袋里,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次,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忽然间一阵狗叫,只见有一妇女躺在路上,嘴里不断发出“哎哟哎哟”的痛苦喊声,原来这位妇女的小腿被狗咬伤了,献血直流。他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拿出一种药物,给这位妇女敷上,不大一会儿,这位妇女小腿的血止住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她的丈夫赶来见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谢药王的救命之恩。

  药王就这样采药走到那里,行医治病到那里。他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口袋里拿出药物来,因为药物配伍不需要很多,总是从小口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们就把它叫“抓药”。

  后来,人们开药店,为了使众多药物不易混杂,更便于分类取药,店主也仿照药王的做法,将药柜做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小抽屉里再隔成三个或四个方格,来储藏放置各种药材。小抽屉的外边写上中药名称,以便记取,免于混淆。直至今天,病人到药店买药时,好多地方仍叫“抓药”。

10、古医籍记载常用“方寸匕”取量药末,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方寸匕,方剂学名。系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其形状如刀匕,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故名。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1克左右。

11、古医家对药物初加工常用“咀”表示,其意何为?

  简单地讲,“咀”就是用牙咬切的意思。因为古代的生产水平不高,没有那么多的切割、磨制工具,药都用牙咬成粗大的颗粒,只能这么粗加工。现在,古时候要“咀”的药都可以做成切片了。

12、中医与巫术有何关系?

  巫与医是同源的,从字型上看,医最初写作“毉”,下面是“巫”字。最早的时候,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从殷墟甲骨文所见,殷周时期的巫医治病,在形式上看是用巫术,造成一种巫术气氛,对患者有安慰、精神支持的心理作用,但真正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还是借用药物,或采取技术性治疗。

  据《周礼》记载,当时朝廷设“医师掌医之政令”,并有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等医学分科,标志着巫、医开始分家,司巫的职能在政权机构中的作用逐渐消弱,从此巫师不再承担治病救人的职责,只是问求鬼神、占卜吉凶。而大夫(医生)也不再求神问鬼,只负责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周代的医学理论思维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尚书•洪苑》中关于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周易》中关于阴阳对立双方的概括,是在巫术神学还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形成的突破。在西周也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的记载。

13、如何理解中医的“毒”?

“毒”字在中医里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如说明病因是有“热毒”、“湿毒”、“温毒”等,而治疗又有“化毒”、“解毒”、“以毒攻毒”等。从造字法上来说,“毒”的本义“草木初生”,是中性词。“害人之草”也非指现在的毒草,而是对农作物有害的繁茂的杂草。中医中“毒”的含义则更加广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泛指药物或药物属性;二指病名,如丹毒、阴阳毒等;三指病因,如热毒、淤毒等;四指治法,如解毒、功毒等;五为虚词,某些情况下为了满足症名的字数,拿毒字作衬托,如湿毒下注,病因就是湿邪,毒字并无特殊含义。毒邪致病表现复杂多变,各种毒邪致病特点不一,但共同特点表现为:一是剧烈性:致病力强,传播迅速,危害严重,极易致死,病情多为急、危之象;二是顽固性:毒邪凝结气血,胶着不化,缠绵难愈;三是相兼性:毒邪往往相兼为病,如湿热毒、痰湿毒等。

14、中医四大经典名著指的是哪些?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木草经》《伤寒杂病论》四书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名著,它们都是我国秦汉以前的医药经验总结。

15、中医四小经典名著指的是哪些?

  中医“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频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它们是明清以来中医师传教育的经典教材,内容浅显易懂,多以歌赋构成,诵之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是学习中医的启蒙读物。

16、历史上对中医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医家主要有哪些?

  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法、刺禁等记录较详。

  脉学倡导者——扁鹊。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华佗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字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他记载了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的症候及诊治,是全世界最早的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他总结唐朝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内容,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儿科之祖——钱乙。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有《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辩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出《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辛,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892种,被翻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吴谦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单的一种。

17、你知道中药名称的由来吗?

  中药的命名大都有规律可循,一般是根据药物形态、气味、颜色、功用、产地、药用部分、采收季节等诸方面的特征,单独或综合起来命名的。

  (1)以形态命名:如牛膝,因其胫节粗而膨出,状似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白头翁则以其“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而得名;狗脊的根上有金黄色的茸毛,酷似狗脊而得名,真是栩栩如生。其他如马兜铃、连翘、两面针、八角莲、七叶一枝花等也皆以形态而得名。

  (2)以气味命名:有酸味的酸草莓、甜味的甘草、苦味的苦参、辣味的细辛皆以味得名;五味子因其“皮肉甘酸,核仁苦辛,都有咸味”,五味俱全故而得名;鱼腥草因其叶具有鱼腥味而得名;麝香、丁香、藿香、降香均以香味而得名;臭灵丹、臭茉莉臭梧桐则以臭味而得名。

  (3)以颜色命名:许多中药具有各种天然的颜色,因此,药物的颜色也成了药名的来源之一。如红色的有红花、赤芍、丹参等;黄色的有黄莲、黄芩、黄柏、大黄等;青色的有青蒿、青皮、青黛、大青叶等;白色的有白芷、白术、白薇、白芨等;黑色的有黑豆、黑丑、黑芝麻等;紫色的有紫草、紫花地丁等。

  (4)以产地命名:如川莲、川芎、川贝母等,皆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广藿香、广皮、广木香等产于广东;建曲、建泽泻产于福建;云茯苓产于云南;关防风、关黄柏产于东北地区,因而得名。还有蜀椒、杭菊、浙贝、阿胶、皆因产地而得名。

  (5)以生长特点命名:如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盛夏过一半,故得其名;夏枯草每到夏至便萎谢而得名;忍冬藤因经冬不凋而得名;万年青因四季常青而得名;冬虫夏草因其冬为虫、夏为草,成虫体与菌座相连而得名;冬青子因冬季采集其成熟果实而得名。

  (6)以药物功效命名:防风能治诸风头痛;泽泻能泄利水湿;益母能治妇科病;千年健能“祛风延年”;远志能益智安神强志;骨碎补能活血壮筋、续骨疗伤;孩儿参用于补益儿童气虚等。

7)以药用部分命名:植物以花入药的有菊花、洋金花、旋覆花等;以子入药的有莲子、菜菔子、菟丝子等。

18、如何理解中医的“中”?

“中医”一词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如《汉书•艺文志•经方》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其外,是所独失业。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之后,又陆续有所述及,如唐.柳宗元《愈膏肓疾赋》:“夫上医疗未萌之兆,中医功有兆之者”。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不服药,胜中医’,此语虽不可通行,然疾无甚苦,与其为庸医妄投药,反害之,不得为无益也”。对这些“中医”的释义,不外乎两种:一是中等医疗水平的医生;二是中等医疗水平的治疗效果。真正有方位和地域概念的“中医”名词,出现在鸦片战争前后。当时在中国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们为区别中西医,把起源于我国中原地区(即古代的中国,下同)为主的医学简称为“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只是为了和西医作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法定了“中医”这个名词。可以这样说,在西医进入中国之前,“中医”这个词没有方位和地域的含义。

  为什么祖国医学从肇始,至西医进入中国之前,不管是在著述,还是行为活动中都不前缀“中”,比如《内经》不称《中医内经》,《本草纲目》不称《中药纲目》,请人治病称“延医诊治”不称“延中医诊治”。医疗机构也不称“中医院”而是称“庐”,如治疗战伤的医院叫“庵庐”;“坊”——治疗传染病的医院叫“疠人坊”,慈善医院叫“安乐坊”;“堂”——坐堂医诊治病人的场所叫“回春堂”、“国医堂”;“院”——治疗一般病人的“养病院”。尽管称谓五花八门,但都没有前缀“中”字。

  西医进入中国之前,医疗属性也很单一,直接成为“医”或“医学”,如《医贯》《医学心语》等,根本没有“中医”、“西医”之说。清末明初,西人带来的西方医学日盛,大有取中国本土医学而代之之势,为了夹击西医之侵漫,表明誓与西医不两立之决心,于是中原汉人为主的也接受了西人的“中医”之说,大多对自己的医疗行为、医疗处所论说著述等都冠之以“中”,于是医成了“中医”,本草成了中药,庐、坊、堂成了中医诊(治)所,20世纪50年代又成了中医院。

  在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之前,这种不再前面缀“中”字的现象,不仅在祖国传统医学所独有,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其他文化科技领域里也完全是一样的。如农学的《齐民要术》、韵律学的《律吕精义》、水利学的《漕政举要》、建筑学的《营造法式》等,也没用象现在这样称之为《中国建筑》《中国水利》《中国农业》等。所以,有人把东汉出现的“中医”二字,解释为有方位或地域含义的“中国医学”,纯属穿凿附会。

  至少在明末清初,我们的先人还只有单一大空间“世界”——“天下”这一概念,没有集合(多地区多国家)空间“世界”这一概念。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古代技术条件有限,交通闭塞,沟通困难,我们的先人自然而然地认为,人的主观能力所涉及的范围,便是天下的全部。更为恼火的是,如果说古代西方某些傻瓜受制于当时条件,自大地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类史宇宙的主宰的话,中国古代的某些“圣贤”却因同样的原因,傻子般地以为黄河中原(古代称“中国”)是天下的中心,一厢情愿地做着主宰“天圆地方”之天下的天子美梦,甚至还疯狂的叫喊:“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这才是“中”的文化含义里真正的“中心”情节所在。因此,中国君王就有了气势磅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驾驭天下的自豪感。《战国策.赵策》中对所谓中国有一段极具体的描述:“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民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大概意思是:中原地区是聪明而有远见的人士居住的地方,是各种物资和财富聚集的地方,是圣贤对人教化的地方,是德政仁义普遍施行的地方,是读《诗》《书》、《礼》《乐》的地方,是各种奇巧技艺得以施展的地方,是各国诸侯不远万里前来观光的地方,是四方落后少数民族效仿学习的地方。一句话,中国是最完美的地方。

  即使到了郑和下西洋之际,明明知道普天之外还有天,但我们的先人依然很自负地认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出使西洋的目的也就从根本上发生了倒置:我们不是去学习,我们也不需要学习,我们出去是布施,去炫耀天子的威仪,不管走到哪里,都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主人公味道。既然可以做主天下这个地盘,这个地盘里的一切事当然都为我这个所有,什么《经》《集》、《典》《诰》也就没有必要加以“中”字予以明确。天下也就没有“中医”“中药”“中国功夫”等说法了。

  然而,令我们先人始料不及的是,王土之上并非都姓“中”,天下百姓也并非全是中国天子的臣民。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华帝国天子文化,除了能满足君临天下的虚荣之心外,妄自尊大的闭锁政策,最终换来了西方工业文明的火枪、大炮,西方世界文化涌入,打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天子梦幻。他们终于知道了中国有的,别国也有,天朝有的,天朝之外的也有。西洋人为了区别于落后的东方文化,在天朝冠有“中”的东西也应运而生了:中医,中药,中国功夫,中国画等。唯有这个“中”字,还在一些不知国耻国难的国人中,承载着他们眷恋先人“君临天下,挟持万方,宇宙归一,唯我独尊”霸主雄姿的情分,“有病不治,常得中医”的这个“中医”也就有了两种衍生含义:一是有别于其他医学的这个医学,即:有病采用其他方法治疗无效后,常可通过中医来取得效果。二是中医是治病的最高境界——致中和(中和医)。即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的最佳体现。特别第二种解释方式,更是代表了中医学界的一种学风——只要现在有的,不管古人愿意如何,我们无论如何也要让它与现在“合拍”,无论如何也要今人知道现在已有的、现在发现的“几千年前就有”了,这些解释虽已与原义相去甚远,但与“唯我独尊”、铁定不一死守某一经旨要客观现实得多,这种圆通活法的怀旧情愫,适当保留一点也无妨。

19、如何正确理解中医所说的“验方”?

  在医学刊物、图书中,用“验方”作专栏、冠书名的不再少数。在临床上,病人告诉医生用了“验方”不起效验的亦不再少数。为何有如此尴尬?全在于把医生临床过程中根据辩证施治所开拟的“对证方”降格为了“验方”。

  什么是“对证方”?中医治病讲究“审证求因,对证处方”,方证相合,自然应验,这就是所谓的“对证方”。对证方虽包括成方(经方、时方)、新制方(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方)等类型,但在组合时都有一个共同原则:“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也就是说,要根据产生病证病因的轻重缓急来确定治疗方法,再根据所确定的治疗方法来对药量、药味剂型等进行取舍调配拟定处方。如麻黄汤就是根据风寒这一病证病因来调配的药物;银翘汤则是根据风热(温)这一病证病因来调配的药物。由于对证方最终落脚点体现在“治病求本”上,而每一首对证方又都有极强的针对性,所以,古代医家就有方证对应“效如桴鼓”,必须具备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

  什么是“验方”?清.赵学敏编撰的《串雅内编》是收集民间验方的专著,他在序中是这样解释的“取其速验,不计万全也”。《简明中医词典》的解释是:“有效验的方药”,都没有强调在使用验方时要进行辩证。可见,验方首先是有效验,这种“效验”一是要快速明显,二是适应症宽,三是在“不计万全”的情况下产生。“不计万全”的含义是:验方的组合不受“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约束;制作时不一定依制进行;使用上有民俗性(民间大众也容易掌握和使用)。以最为常用的“红糖姜汤”为例,许多老百姓都知道用这个验方来治疗风寒感冒,可他们不一定知道风寒感冒有表实、表虚、表湿等证之分,这个方的组成也没有受“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原则的限制,服用时可以顿服也可以依次服,可受用后对任何一证都产生效验。如果使用对证方治风寒感冒就完全不同了,表虚用桂枝汤,表实用麻黄汤,表湿用九味姜活丸,不能互相置换,否则无效。

  目前,业内“验方不见效,缘于不对证”说法比较盛行。如果此说法成立,那么,用一个止咳“验方”来治病,使用者就必须熟知引起咳嗽的十几种病因及其产生的病证,即便献方者提供了主要适应症,这证证之间的疑似现象,于专业人员来说都难于把握,一般人就更莫不着头脑。可见,对证才有效的“验方”实际上是临床医生所使用的对证方,而“验方”不验的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把“讲究万全”的对证方当做了“不计万全”的验方来使用。换个角度讲,如果“验方”必须对证使用才有效验,那么,一门方剂学岂不成了“验方学”?因此,验方必须同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疗效快速明显;二是适应症广泛;三是“不计万全”。舍此,切莫轻言“验方”。

20、中医“未病”何以言“治”?

  自从中医提出“治未病工程”以来,很多人对“既然没有病,为何还要治”感到困惑,一些反中医人士更是直截了当地讥讽中医“治不了疾病,就去治没有生病的人来获取社会信任”,对此,我们一笑了之,不过,真正理清中医“未病”一词的理论内涵,对理解“未病为什么要治”是大有帮助的,能清扫“治未病工程”的理论障碍。

“未病”,并不全是没有病,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因为不全是没有病,“治未病”也就是理顺成章的事情。

  (1)医生和病人主观感觉没有症状体征,体内实际已经出现病变,当属“未病”之病。“未病”的概念在秦汉之际就提出来了,如《素问•四大调神大论》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科学技术水平根本达不到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当时古人眼里的“未病”,在今天很多已成了“已病”,同样,在今天科技条件下的“未病”,明天又将成为“已病”。可见,“未病”之病是与社会发展长期共存的危害健康的一种普遍现象。

  (2)由体内的“病”到体外的“变”的这一过程是“未病”之病。中医对病的认识,是基于医师通过主观感知对病人客观表现及其主观描述的证的收集与证的归纳。但是中医并不否认病人没有客观表现和主观描述,人体有疾病存在的可能。中医把“病”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体内(黑箱):指机体气血阴阳失调;二是体外(白箱):指体外反映出气血阴阳失调后出现的症状证候。疾病的发生,内外是互相影响的,所谓“有诸内者,必行诸外”,“司外”就可“揣内”,但是疾病发生由内影响到外还有一个过程,比如肾的精气外荣齿、发,肾虚就会出现“发堕齿槁”,从肾虚出现到“发堕齿槁”显露的这个时间差,就是“未病”之病。

  (3)病变由浅入深的过程是“未病”之病。针对疾病转变的普遍规律,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强调预见性。当疾病在太阳经时,就要考虑到向其他经发展的可能;当疾病在表时,就要考虑到向里发展的可能,这种“可能”也是属于“未病”之病范畴,尽管没有出现或到达其他经,影响到深层,但采取措施对可能受邪的靶位进行保护是中医常见的方法。所谓“见肝于脾,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以就出现了治太阳证时使用芍药、大枣之类补血气的方法。

  (4)病后初愈,体弱易复,愈而或复是“未病”之病。这是因正气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由初愈达到病前的水平,需要有一个时间段,在这个阶段的时差内,初愈者虽然处在病前的生活、环境下,但因其适应力较正常水平差,容易招致疾病重新发作,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病复”。《素问•热论》篇中最早提到的“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就是一例。

  (5)中医所说的“治”,并不全是已病后的补救,还有管理,提前介入的意思。如《老子•60章》“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小鱼很嫩,如果烹煎总是翻来覆去,就易碎损,因此管理大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来回折腾。可见“治未病”之治,还有病前对健康的未雨绸缭,相当于现代预防医学的健康管理。

  以上五点可以看出,中医把疾病分为“未病”和“已病”两个层次,同时,谈“未病”并不把它与“已病”截然分开,认为“未病”是“已病”的基础,“已病”是“未病”由量变到质变、由隐变到显变的结果,两者密不可分。“未病”是“病”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治未病”就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未病”之“病”病变不大,健康成本消耗小,治疗成本低,但诊治的学术标准要求高,因而只有高明的医生才能做到,这一点和中国传统文化治国治事是一脉相承的。治国治事的高手常常“图难于其易(《老子•63章》)”,因为“其未兆易谋”,而“易”常常又是“未兆”的,“未兆”就是无征无象,凭什么“谋”呢?只有从事物运行的机理上预先采取措施。“至物微妙,可以理知,难以目识(《嵇康•养生论》)”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哲学基础,正所谓“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洪应明•菜根谭》)”。由于目难识,“壮时”就会因为“未病”而蕴藏“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已病”机理。“未病”的表现虽然“难以目识”,但是个中的变化是“可以理知”的,这个机理也是可以控制的,控制这个机理的手段就是“治”,它包括健康管理和对“未病”之“病”的治疗。这就是“未病”何以言“治”依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