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讲述】康复科故事--平凡而美
医者父母心,平凡而美。每一个与医务相关的工作者,不只仅有工作的责任感,而应对病患,多一个角度的怜悯,不经意间的平凡,也许能给患者带来心的复苏,重燃生命的信心,绽放生命之美。
去年夏天,我院康复科室收治了一个比教特殊的病人,是个小女孩,9岁大,癫痫发病两年多了,三个月前在其他医院做完癫痫病杜切除手术,到我院时左侧肢体无力,左手关节活动不利,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我院为她安排了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每次治疗,都是小女孩的母亲带她过来,治疗时她的母亲就站在病房的走廊边上等。小女孩有时很不配合,乱叫乱动,她母亲会进来安抚一下,然后又回到走廊边上去,治疗完后就匆匆带着小女孩离开,总是低着头,不说什么话。主治医生对这母女俩也没什么额外的记忆,仅是职责性的忙着完成每一次治疗。有一次,主治医生出病房去拿药,回到门口的时候。只见小女孩背对着他,好像是正在玩刚才用来给她治疗的电针仪器。主治医生特别紧张,怕她不小心弄坏仪器或者弄伤自己,于是大声呵斥她。只见她手里拿着纸巾是在小心翼翼地擦拭着电针仪器,听到有人过来了,便抬起头来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医生。小女孩的母亲本是站在走廊边上的,可能是听到了医生的呵斥,走了过来,也紧张地站在门口看着,医生楞了一下,怀着一丝内疚,有些不好意思地走出病房来,同时小女孩的这一举动,也让医生感到诧异。在接下来的几次治疗时间里,主治医生不由得多观察起她来。她脸色泛黄,瘦得厉害,穿着邋遢,神情有些木然。在她这个年龄段本该是在学校里过着美好的时光,现在却是被父母带着四处求医治疗,不禁让人心生怜悯。医生才突然想起,这小女孩来这里治疗也有一段时间了,好像大家都没见她笑过。
大家第一次听她母亲谈到她的父亲的时候,是小女孩在治疗时突然发病,先是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倒在床上大概三分钟左右后醒来,见人又抓又咬。她的母亲紧紧抱着她,哭着要医生帮忙找条麻绳来,医生哭笑不得,淡定地給小女孩打了针后没过多久小女孩就靠着她的母亲安静地睡着了,小女孩的母亲才含着眼泪娓娓给大家讲述起小女孩的往事来。
小女孩的家住在比教偏远的农村,父亲早些年因做工时不慎伤了腿,常期呆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了,家里一贫如洗,是村里的低保户。小女孩从小就有轻微的智力障碍,在癫痫发病之初,要么好几天都不吃不喝,要么到处乱跑,乱吃乱喝或是见人又抓又咬,于是,村里的闲言碎语逐渐多了起来,父亲只好用麻绳把她绑在家里,有时候一绑就是好几天。后来再发病时只要绑上麻绳,她才会安静下来。听到这里,大家内心无比震惊。所有医务人员都感同身受,不禁对小女孩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疼惜和怜悯。
有了这份怜悯情怀,科室医护人员对小女孩照顾得更加细心,更加贴切了。主治医生各处查阅资料,并增加了西医治疗方案,采取多种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以更多的时间来和精力治疗小女孩,没多久小女孩的病情逐渐稳定并有所好转。每次在她过来治疗期间,科室医务人员都主动和她说话,笑着逗她玩,慢慢的她对科室的医务人员也开始有所互动,后来还会问医生们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大家都笑着给她回答。
经过两月多月的治疗接触,大家对小女孩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实她并非特别木讷笨拙,她也知道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同之处,对此她反而特别敏感,她也很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读书、玩耍,正正常常的生活,有时候医生们甚至不相信这些是出自于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一次她悄悄地问医生,等她长大了会不会也像别人一样过得很快乐。她的主治医生沉默迟疑了,没有及时回答她,她的眼里的期待就像水纹一样散开了,变而充满了一种让人感到揪心的酸楚。医生应有的怜悯心泛起,于是对她说,一定会更快乐,更健康,更幸福的。简单的话语,让小女孩笑逐颜开。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两个多月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小女孩来说,应该是改变她人生最为重要的一段时间,在科室护士送她毛绒玩具熊的时候,她笑了。在她准备出院的时候,她又悄悄告诉医生,她母亲等她出院后要去大城市打工,是要带着她一起去的,医生听后,发自内心为她感到激动和开心,同时也真诚地为她祝福。
小女孩的出院手续是她母亲来办理的,科室所有的医务人员,心怀慈爱和怜悯,没有多说,只是用温情关爱的目光,默默目送她们离开,然后继续准备着,在下一段医患相处中,输送真心的相助和怜悯的扶持。
编审:陈德奉
供稿:吉洹圢
编辑:侯 蕊